【开栏语】
世遗城市、海丝起点,泉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。申遗成功后,泉州与世遗的事迹仍在延续,泉州正在努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。
1982年,泉州入选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;2013年,泉州当选中国首届“东亚文化之都”;2021年,“泉州: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……
从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,到出砖入石的闽南古厝,到饱经沧桑的名山、名寺、名桥、民居,甚至是市民日常的“古早味”美食……住泉州、逛泉州、吃泉州,泉州古城的一街一巷都承载着历史,泉州的一砖一瓦都写满了故事。这些历史的“活页”,在时光中慢慢沉淀,历久弥新,成为泉州的独特气质,与我们一起走向未来。
闽南网推出大型策划栏目——《世遗泉州》,用文字与镜头的力量,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、名桥之美、名山之美、名寺之美、饮食之美,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!
闽南网11月13日讯(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洪方博涛 文/图)靠海吃海,泉州绵延541公里的海岸线上,贮藏了数量庞大的食材。爱吃善吃的泉州人将大海的馈赠制作成一道道特色美食。
凭借悠久的传承和考究的手艺,安海土笋冻成为闽南经典小吃。这道古早味以形似“土笋”的海星虫作为食材,口感鲜而不腥,如同果冻般Q弹。在千人千味的食客中,土笋冻的评价呈现两极化。喜欢它的人,一次能炫上好几碗,欲罢不能,而不爱它的人,则称其“黑暗料理”,敬而远之。
土笋冻
赶海人在滩涂里“寻宝”
土笋冻的原材料“土笋”,学名可口革囊星虫,也叫星虫,生长在咸淡水交汇处的滩涂里。每当潮水涨落之际,便是它们饱餐一顿的最佳时机,亦是赶海人下到滩涂中的“寻宝”时段。
为挖到大小适宜的土笋,汪丽敏起了个大早。她从小看着父辈们熟练在滩涂中挖土笋,耳濡目染,自己也掌握了这门技能,并以此谋生。
土笋生长在咸淡水交汇处的滩涂里
滩涂里挖土笋,考验体力和眼力
凌晨4点多,天刚蒙蒙亮,趁着潮水消退,赶海人挖土笋的一天也拉开了帷幕。汪丽敏穿上工作服、雨鞋,戴好帽子,全副武装,拿上锄头和桶就麻利地出发了。
想挖到土笋,得先穿过一片长长的红树林。在滩涂中行走难度不小,一脚下去往往陷到膝盖,才走上一小段路,汪丽敏已是满头大汗。经验丰富的她行动敏捷,在松软的滩涂上走走停停,精准找到藏于地面下方四五公分位置的土笋,一锄头下去,即有土笋的踪迹,她麻利地将它们拾起放入桶中。
赶海阿姨在滩涂中挖土笋
一挖一看,不仅考验体力,更考验眼力。
“像这种有洞的地方,挖下去就可能有土笋。”汪丽敏说,挖土笋很辛苦,常常要从退潮挖到涨潮。最长的一次,她曾经在滩涂上连续挖了12个小时。土笋就是这样一条条慢慢挖出来,赶着“保鲜”被送往订单客户的手中。
几代人传承的手艺
来了泉州晋江安海,怎能不吃一碗土笋冻?安海土笋冻历史悠久,在诸多古代文献中均有记载。其中,西安村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,生产的土笋冻最负盛名。该村挨着五里桥中亭,此处出产的土笋非常肥美的,为制作土笋冻提供了天然、优质的原材料。
向海讨生活,村里人将土笋视为发家致富的路子,逐渐摸索出一套煮土笋冻的独特方法。
上世纪50年代,村里仅有十几户人家做土笋冻,大家做好以后挑着担子四处售卖,而到了80年代,全村制作土笋冻的已有几百户。几乎一户家庭就是一个作坊,大家用各自的方式传承“古早味”。这当中,也有不少村民做出了品牌,靠口味“出圈”。
长火土笋冻店里的客人络绎不绝
走到成功西路,在林立的民房中找到一条逼仄的村道,一直往里走就来到了人气十足的长火土笋冻。
店铺由民房改造而成,一楼不大的空间里,每天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来客。进店的顾客都自助,想吃多少到冰箱自己拿、自己加调料、自己付款,形成了互相信任的默契。许多人也不介意有没有位置,高峰或者旺季时,一些人干脆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。还曾经有位老饕,一口气在这家店里吃了16碗土笋冻。这道“黑暗料理”的魅力,可见一斑。
而一楼旁边的院子里,工作人员们正忙着打包发货,一摞摞泡沫纸箱有序排列,一碗碗土笋冻放上冰块,一层层仔细包装后,依托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的航班送往全国各地。